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文魁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权相权

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权相权(1/3)

目录

&&&&学生时代,大部分人都作过考试时间不够,然后被吓醒的梦。? && w?w?w&n?m

&&&&这个梦不可怕,最可怕是,醒来以后觉,这真的不是一个梦,然后当场吐血。

&&&&皇极殿之外,天色已暗,马上就要入夜,这时候大部分考生已是在写第二篇了,而且快写完了,但林延潮却一个字没有动。

&&&&这样的体验着实太糟糕了。

&&&&这时候执事官已是开始分烛了,几名考生自信地摆了摆手,看来是不等天黑就要誊正完毕交卷了。

&&&&林延潮看了一眼,就敛下心神,开始读第二道题。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看了这一题,林延潮不由佩服,这题目出的实在是妙啊!

&&&&完败林延潮见过所有策问题目,与会试时‘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换了一般的考生,连这题说的什么意思都不明白,但就算看的明白,能答得好的更难,而放在别有用心的人,一看有种细思恐极之感。

&&&&这一题说的是什么意思?

&&&&裴度何人,李唐名相,具体事迹不多说。

&&&&这题目正出自新唐书裴度传。

&&&&背景是唐时为了肘制相权,令宰相奏国家大事,要金吾密奏天子,不可以私下议事。裴度为宰相时,唐朝中央附近藩镇林立,

&&&&裴度认为要铲除藩镇,于是请天子允许宰相,可于私第里,招天下英豪询问筹策,与朝臣商议朝政。天子允许。之后裴度铲除藩镇,成为李唐一代名相。

&&&&这段故事放在当时确实是佳话,但到了眼下却很微妙了。

&&&&这道题考的是什么,乃将君权下授相权。

&&&&这道题目,是不是很诛心?

&&&&林延潮揣测殿里大部分考生,他们会怎么答?恐怕这一场里捧张居正臭脚的人会有很多吧。?&&&& w?w?w.u8xs`

&&&&张居正曾有一句名言。吾非相,乃摄也。

&&&&这也就是张居正敢说此话,换了大明其他任何一位辅,敢这么说。都要被拉出午门,弹**弹到死。

&&&&大明朝政治和谐时,天子掌‘批红’,内阁掌‘票拟’,六部尚书掌‘办事权’。各司其职。

&&&&换句话说,这就是中国版的三泉分立啊。

&&&&批红权等于决定权,票拟等于议事权,六部尚书行驶是行政权。这个构想脱胎于三省六部制,但在权力制衡上更进步了。

&&&&然后张居正说,吾非相,乃摄也。

&&&&就是要以相权代行君权,你这是要有几个意思?

&&&&不过张居正这么说,很多读书人也十分赞成。咱们大明就是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咱们一直实行的是虚君政治。

&&&&皇帝你只要盖个章就好了。天下事交给咱们读书人来办就好了。什么你不信任,咱们自小四书五经白读的?你要相信咱们的节操嘛。

&&&&裴度当时要君权下授相权,是为了对付藩镇,而张居正要君权下授,是为了变法。

&&&&没错,古今变法之事,一定要大权独揽。张居正通过在殿试上考这道题,就是想让自己摄政更名正言顺一点,让士子为自己鼓吹来制作舆论,这也是他一贯的手腕。

&&&&所以策问这第二道题才是重点。士子为了殿试里有个好名次,必是在文章里捧张居正的。

&&&&但是林延潮却不能这么写啊!这殿试文章,将来关系到自己的政治立场。

&&&&林延潮不是张居正的人,自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变身作画大佬 摧毁玛丽苏 不死邪神 锦鲤王妃有空间 原来我是富二代 道祖,我来自地球 圣骨传 全能跨界王 逆天邪神 我和二哈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