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忆兮流年 > 第二十三章 登第案后谜题

第二十三章 登第案后谜题(1/3)

目录

蟹蟹这么早就开始关注这部书的盆友们,每天都有新书友加入乃至投票,实在让我木有想到,心里既激动又惶恐。其实整个故事在心里已经有完整的架构,从差不多三月下旬开始构思,四月底开始动笔。目前也有十来章的存稿,所以没啥断更的问题。

想写的三部曲,大致在魏晋南北朝这个大动荡的时期。只不过由于剧情需要,架空了一些东西。三部下来,本想描述一段自己眼中的历史和人事的变迁,但是下笔才知道好难呀。不过放弃那也是不存在的,毕竟连刚出狱的窃格瓦拉,宁愿种地都不愿意打工,兑现诺言,我这脾气一上来,想自己怎么能输他?(笑哭jg)

只不过现在家乡楚地疫情也控制住了,恢复了正常工作,白天需要殚精竭虑、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目不转睛,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的好好干活(当家的你快来看看),晚上静下来之后再给大家讲故事。那就保持一天更新一章吧,也正好把控好质量。

第一次写文,难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还望书友们多多包涵和指正,我会调整好心态,不断进步滴。现在第一个故事,背景主要是一段科举制度的变迁,从庙堂权斗开始,希望大家喜欢和资瓷。

三分鬼,二零二零五月七日。

周登第案虽然表面上告一段落,但韩泉知道这不过是郢都风云变幻的开始。

这个刺客案在自己和面具剑客查实“襄阳方村”的线索之前,都还是迷雾重重。而从现今的局势来看,症结正在一个人身上——周兆。

一件事情自有阴阳两面,有人得利便也就有人失利。失利的一方很明显便是旦平,而得利的一方表面上看是出身寒门的周兆,但背后又是谁呢?

韩泉思来想去,无非有几种可能。其一,这位周兆是个直臣,只效忠大楚朝廷。这不太可能,要说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寒门子弟从一个七品县令一路爬到从二品的户部侍郎,如果说在风云莫测的朝局中没有攀附任何势力,恐怕难以让人信服。

其二,周兆是旦平的嫡系势力,即便不是嫡系势力,与旦平也或多或少有瓜葛。这样的可能性比方才要大。只不过旦平这些年明面上在皇上和太后之间都保持着中立,遇事都是就事论事,他又是否是看上去那样清白?

其三,周兆是太后南宫玥的人。但是问题又来了,如果是这样那他为何要提出“先北后南”的政策?难道是为了麻痹皇帝姬燮而暗中依然倾向南方?

其四,周兆是皇帝的人,殿上不过是姬燮自导自演的一出戏。想到这韩泉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但是他又怎么能保证周兆一定能上位呢?毕竟当时若不是吏部尚书赵忠率先附议,“先北后南”之策也不见得能通过。

这京中的朝局,实在纷繁复杂,难以理个头绪。

韩泉心里一阵苦涩,想着现在也只有静观其变了。只不过还有个问题他也一直不解“先北后南”之策与当日紫深说的“寻机在北不在南”是巧合还是有所关联?说是巧合未免太巧,说是有关联,韩泉一下也不能确定。

另外“襄阳方村”在此间好像也有些暧昧,让他更揣测不出紫深话中深意。

其实现在一头雾水的哪里又只有韩泉一人?

一天夜里,鸾凤殿内。

南宫玥秀眉紧蹙,对着台下的吴霜道“霜儿,你再替我详细查查周兆。明白吗?”

吴霜体会到她最后使的眼色的深意,道“太后是让吴霜详查周兆究竟是哪一方势力?”

“正是。”南宫玥展颜欣慰笑道“这周兆所提‘先北后南’之策表面上是出于公心,为国家利益计,实则又暗里契合皇上的心意,若说是巧合,便也不会巧到这个地步。”

吴霜顿首,面色有些为难道“吴霜明白。只是旦大人素来行事谨慎,这些年户部明里暗里都没什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王爷在上:废柴小姐求指教 学霸被迫转学之后 我夺舍了大师兄 超神机械军团 云其深 木叶的快乐忍者 大佬们太宠妹妹了 在下的聊天群 我被吹捧就变强 欢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