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和熹皇后秘史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尾声

第一百五十五章 尾声(2/3)

目录

举失仁,猛烈抨击阎氏一族飞扬跋扈,居心叵测;朱宠脱光上衣,抬着棺材上朝,为邓骘鸣冤。

汉军十万将士更是义愤填膺,险些激起兵变。百姓们深感和熹皇后之恩德,亦纷纷为邓氏一族的遭遇愤愤不平。

一时间,不论朝堂、军中还是民间,群情汹汹,眼看着便要激起滔天巨浪。

刘怙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立即下旨将邓骘家人的尸骨运回北邙山,以中牢礼仪祭祀邓骘,并亲自率领文武百官祭奠。然后将前番受牵连被罢黜或流放的邓氏族人都召回京师官复原职,又严厉惩戒了阎氏一族还有那些曾经迫害欺压邓氏族人的郡县官员。

经过这一番安抚,才总算将汹汹民怨暂时压了下去。然而,阎氏兄妹却依然不知收敛,既无才德,又嚣张跋扈,那李闰也媚上欺下,狐假虎威,引得百官及宫人深为不满。可刘怙却偏偏宠信阎氏兄妹和李闰,越来越听不进去百官的劝谏。诸多忠良之臣不堪忍受这些奸佞之辈甚嚣尘上,相继辞官归乡,却又便宜了那些巴结逢迎阎氏兄妹的庸臣奸吏,从京城到地方,贪赃枉法、卖官鬻爵之风大行其道。

内祸不断,外乱又起。延光二年,沉寂已久的北匈奴与车师联兵,进攻河西四郡。阎显无能,竟然主张放弃西域,退回玉门关内。所幸杨震力排众议,遣班勇为将,率军击退匈奴,降服车师。

然而,外敌虽然击退,可中原却开始灾害连年。延光三年,仅一年时间之内,洛阳城及二十三个郡国发生了地震,四十一个郡国发生了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困苦不堪。

大汉再也不复曾经的清平盛世之象。渐渐的,民间开始流言纷纷,都道是因为刘怙宠信奸佞,为政不仁,以至天怒人怨。

延光四年三月,深陷内忧外患之中的刘怙为了排解心中郁闷,携同阎皇后和贵戚南下游玩。行抵宛城之际,刘怙忽然身染怪病,浑身时冷时热,随行太医们束手无策,只好即刻返京。在距离洛阳百里之距的叶县,刘怙已然病入膏肓,陷入了弥留,甚至连后事尚未来得及嘱托,便撒手人寰,时年不过三十二岁,史称汉安帝。

安帝驾崩后,阎皇后伙同阎显、李闰等人立即发动政变,将安帝的独子,已经贬斥为济阴王的刘保废黜为庶人。

原来,当年刘保的生母宫人李氏被人毒害而死,便是阎皇后指使李闰下的毒手。虽然刘怙从未对她起疑,甚至在邓绥面前力保她的清白,但她始终惴惴不安,担心万一有朝一日太子刘保继承帝位,追查起当年生母之死的真相,她和她的阎氏家族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于是,在邓太后去世后,她便时常对刘怙吹枕边风,诬陷刘保喜好声色不务正业,甚至对她这位嫡母不孝。加上李闰也在一旁煽风点火,久而久之,刘怙便渐渐疏远了刘保,并最终不顾群臣的反对,废去刘保的太子之位,贬为济阴王。而今,安帝去世后,大权在握的阎皇后更是一不做二不休,将刘保再废为庶人。

阎皇后意图效法当年邓太后迎立幼帝,立个傀儡皇帝,她便可以继续垂帘听政,独揽大权。阎显找来了北惠王刘寿之子,不满两岁的幼儿刘懿继承帝位。

或许是阎氏兄妹丧心病狂的行径已经激起了上苍的忿怒,他们立的这个傀儡皇帝即位后不到七个月便暴毙而亡。

世道轮回,一直对李闰心存怨念的黄门侍郎孙程、王康等十九人借着幼帝暴卒,宫里乱成一团的时机,联合羽林卫合力斩杀了李闰、阎显之弟及其党羽,逼迫阎皇后迁往离宫居住。而后,孙程等人拥立刘保为帝。自此,出生于天下第一尊贵之家却一生磋磨,屡遭奸人陷害的刘保,终于坐上了本应属于他的皇位,是为汉顺帝。

刘保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将作恶多端的阎皇后、阎显及阎氏一族诛杀殆尽。而后,刘保不由感念起当年邓太后之恩德,若非邓太后全力保护幼年的自己,恐怕他早已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目标是最有钱的魔法师 那些有你的夏天 巨星奶爸从替身开始 红砖绿瓦好时光 有只小猫咪请签收 谢邀!人在摆摊,已成神豪 混在港综世界 我有一方异空间 张大炮的悠哉日常 沉默的奥利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