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雄儿传 > 4、杨宗

4、杨宗(1/2)

目录

上首的罗宪没有去在意罗尚的失落,他刚刚一边与副使吕雅相谈甚欢,一边留了心思观察姜绍的一举一动。

作为蜀汉为数不多的一方都督,罗宪拥有在场的人远不及的政治经验和人生阅历,他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自然不会像罗袭那样只想着相安无事,两边都不得罪,也不会像罗尚那样重术轻道、汲汲营营于求利。

他已经通过永安防御战显露了自己在东部防线中流砥柱的作用, 不管朝堂局势如何错综复杂,有此依仗,在一切尘垓落定之前,没有人能够动摇他永安都督的地位。

饱读经书、性格正直的他不屑于使用一些政斗的卑劣手段,但不代表他不懂得经达权变的道理,这从他往昔不阿附黄皓,却也不排斥阎宇的行事作风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面对阎宇的试探,他可以不站队,却并非不可作为, 圣人有经权之道,机鉴先识的他会在理智判断之后,站在胜利者的一方。

之前他已从朝中其他渠道得知有关姜绍的一些事迹,知道这是一颗在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但当时没见过姜绍,对其所知仅限于官方公文和友人的文字描述,感受没有多深,甚至以为这个人有借助大将军姜维之力才脱颖而出的嫌疑。

现下通过自己亲身接触和观察,他对姜绍的感觉直观了许多。

虽然没有深谈,但姜绍临事的沉稳沈毅、进退有度给了他很深的印象。而且姜绍谈话中涉及的夔门、永安、江州一体防御体系与他内心所想不谋而合,只言片语的“非对称作战”更让他顿有所悟,心中笃定这是一个经历过大阵仗、能够做实事的人。

为将者,胜不骄、败不馁,这一点即便是他, 自问年轻时与姜绍比也相差仿佛了, 对此他暗中犹感惊讶。

莫非这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姜家子弟何时无声无息出了这等卓越的人才, 与之相比,罗家子弟只知守永安、求短利,相形见绌、高下立判。

看着姜绍离去的背影,罗宪放在案下的手逐渐握紧,心中已有决断。

···

后日,舟行江上,顺流东去。

从巴蜀上流之地奔腾而来的大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但进入夔门这一段后,受到两岸如同刀削斧砍的悬崖峭壁天然限制挤压,宽度骤然缩减,最狭窄处不过二、三十丈,山高峡窄,宛如走廊!

蜀汉与孙吴夷陵之战后,两国疆域以此天然分界线划分开来。

峡中水深流急,船队穿行其间,犹如大风浪中的一叶扁舟。姜绍身在船上,却不得不抓紧最近的绳索,堪堪稳住身形。

耳中尽是江水奔腾呼啸、击拍两岸峡壁的巨响,他抬头仰视, 只觉鬼斧神工、云天一线。再回首看,浪花迸溅、水雾弥漫,肉眼看不清后面的船只,视线所过之处波涛汹涌、断崖壁立,令人惊心动魄。

险莫若剑,雄莫若夔。剑阁的险要他早已见识过,这夔门的雄奇壮观,今日身临其境的他是首次领略,却是被这峡中的水深流急弄得目眩神迷,丝毫没有了观赏三峡风景的雅致。

使团中有人比他还不如,如何攀、李毅等,没有多少舟楫渡江的经历,此刻只能抱着船桅吐得七荤八素,仿佛是要把这两日喝的酒水都吐出来。

反倒是那个杨参军,脸上最为淡定,脚步也甚是沉稳,这段大江估计他已行船走过多次,早已见惯不惯、泰然处之。

“使君,这段江水虽然湍急,但距离不长,船上都是走惯大江的船工,把舵妥当、无需担忧,船队很快就都通过了。”

他走到姜绍身边,放慢声音说道。

姜绍闻言点点头,难怪罗宪说带上他这个参军,必有裨益。

没错,这个杨参军就是永安都督罗宪麾下的参军杨宗。

那晚,姜绍拒绝罗尚等人的“好意”,内心提高了警惕,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穿越盘龙亿年,地球变成物质位面 明日方舟之诸神黄昏 这个海贼背靠正义 从霍格沃兹开始掌控雷电 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逝者敲门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灰烬领主 玄幻:我看到的人生剧本不对劲 权游之重生卓耿被龙妈偷听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