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 第九十九章 婚变

第九十九章 婚变(1/4)

目录

当晚,叶晨家小小的客厅里灯火通明,充满了饭菜的香气。叶晨和贺秀莲夫妻俩双双下厨,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家乡菜,热情地招待田润叶和田晓霞这对堂姐妹。

秀莲特意做了润叶爱吃的红枣馍,叶晨则露了一手铜城学来的辣子鸡,红彤彤的辣椒映着几人久别重逢的笑脸。

随着几杯温和的米酒下肚,饭桌上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然而,细心的叶晨和秀莲都注意到,田润叶虽然强颜欢笑,但眉宇间总锁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愁苦之色。

田晓霞也察觉了表姐的异样,忍不住放下筷子,关切地问道:

“润叶姐,你这次来省城,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了?看你脸色不太好。”

田润叶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有些发白。她抬眼看了看围坐在桌边的亲人——有自己的堂妹,有在她最艰难时无私帮助过她的叶晨和秀莲嫂子,都不是外人。她深深叹了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块垒都倾吐出来:

“不是我出事,”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难以启齿的涩然,“是……是丽丽和惠良他们两口子。”

随着田润叶的叙述,一个关于婚姻背叛与时代思潮剧烈碰撞的故事,缓缓在众人面前展开。

从叶晨那篇引起巨大社会讨论的现象级小说《少年犯》开始,那些直面社会现实、触及人们心灵痛处的文学作品,哪怕只是一个短篇,也常常立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喧哗。也许有史以来,华夏文学直接的社会效应从未达到过如此巨大的程度。

在这种状况下,“作家”这个行道变得异常地吃香起来。一时间,有志于此道的人多如过江之鲫。

文学作品的数量逐年骤增,犹如决堤洪水;相应地,水来土掩,各种文学杂志也纷纷面世;华夏眼看就要成为文学的“超级大国”了。

然而,这蓬勃的好现象中也夹杂了一些令人忧虑的成份。有许多人因自知在理工科方面深造无望,便转而将目光投向看似门槛较低、又能迅速获得声名的文学领域,将其当成了纯粹的谋生手段乃至成名捷径。

更有个别人对此几乎中了魔法,变得狂热偏执,甚至有人丢了正式工作,撇下妻室儿女,怀里揣着成堆的废稿和报刊编辑部几句敷衍的退稿信,带着一种近乎宗教般的狂热,长年周转于各个编辑部之间,做着不切实际的文学梦。

为了迎合这股文学的狂涛巨浪,许多文学报刊杂志,纷纷办起了什么“文学讲座”、“刊授大学”、“函授大学”……以此满足和吸引成千上万的文学青年。尽管这类活动收费实在不低,但渴望叩开文学大门的参加者仍是蜂涌如潮。

一霎时,由主办单位出钱雇用的一些已经出名的作家,纷纷到各地去进行演讲,听众竟场场爆满。有时候,这类“讲座”还公开售门票,并兼售演讲者本人的着作,使得这类活动让主办方和演讲者都收益非浅。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三、四月间,省作协旗下《山丹丹》文学月刊的文学讲座,来到了黄原地区搞面授活动。

这次来讲课的,除了着名老作家、省作协主席黑白(黑老),还有一位新近冒出来的、“第五代”诗人的代表人物古风铃。

在黑老的关怀指导下,黄原地区去年初就成立了文联。此次面授活动就由地区文联协助《山丹丹》编辑部来操办。因为黑老亲临讲课,地区文化局也高度重视,出面协调。

客人到达的当天晚上,田福军就以地委和行署的名义,在黄原宾馆设宴招待了黑老一行人。出席作陪的有管文教卫体的副专员,兼着文联主席的地委宣传部长;当然也少不了地区文化局长杜正贤和文联副主席、本地诗人贾冰。

杜正贤的女儿杜丽丽,此时已经是《黄原文艺》的诗歌编辑,又是这次活动的具体工作人员,因此也参加了这个隆重的宴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遮天之绝世大黑手 离谱!钓个老公竟然是恋爱脑 我靠双修成就大能 无敌,无敌,这个道士强了亿点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重生猫咪:你是我的铲屎官吗? 爱不起来?那是因为没有遇见我! 霍格沃茨:格林德沃家的叛逆小獾 总裁抑郁后被镜诡养成恋爱脑了! 夜少家的小祖宗甜又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