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8章 四处游玩的众人(2/3)
甘心地说:“不算不算,你抄近路了!刚才有个拐弯你比我快半秒!” 李辰挑眉:“愿赌服输,中午甑糕你请定了,可别想耍赖。”
骑累了,众人找了个有树荫的箭楼下面休息,拿出老周准备的水和零食。城墙上有卖小吃的小贩,推着一辆小小的木头车,慢悠悠地走着,车辕上挂着一个铜铃铛,走一步响一声。“甑糕 —— 刚出锅的甑糕 ——” 吆喝声在城墙上回荡,带着浓浓的陕西口音。张真元眼睛一亮,像发现了新大陆,立刻跑了过去,不一会儿捧着两碗甑糕回来,白色的糯米上铺满了红枣和葡萄干,散发着甜甜的香味,还冒着热气。
“快尝尝!” 他把一碗递给李辰,自己端着另一碗用小勺挖着大口吃起来,嘴角都沾上了糯米,“软糯香甜,太好吃了!比我想象的还好吃,糯米黏黏的,红枣甜甜的,一点都不腻!” 李辰尝了一口,点点头:“确实不错,糯米蒸得很软,红枣的甜味都渗到糯米里了,就是有点太甜了,配点茶水刚好解腻。”
范成成吃得很斯文,他用小勺轻轻拨开甑糕,仔细观察着层次:“这甑糕是用糯米、红枣、红豆一层一层蒸出来的,得用大甑子蒸好几个小时,才能这么软糯,每一层都蒸得恰到好处,跟兵马俑一样,都需要耐心和功夫,急不得。” 沙易则在速写本上画甑糕,几笔就把那诱人的样子画了出来,糯米的白、红枣的红、葡萄干的紫,色彩鲜明,引得旁边的小朋友都凑过来看,眼睛里闪着羡慕的光。
休息够了,众人继续沿着城墙漫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一幅流动的画。走到一处箭楼,大家都停下来参观,箭楼里摆放着古代的兵器和盔甲,还有城墙防御的模型。“你看这弓箭,” 张真元拿起一把仿制的弓箭,试着拉了拉,脸都憋红了也没拉开多少,“好沉啊,古代的士兵真厉害,能拉开这么重的弓,还能射中敌人。”
老周笑着说:“古代的士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每天都要练习射箭,这弓箭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这箭楼是城墙的重要防御设施,你看外面的箭窗,设计得很巧妙,能观察敌情,还能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射中。” 众人趴在箭窗上往外看,护城河的景色尽收眼底,岸边的柳树随风摆动,远处的田野一片碧绿,想象着古代士兵在这里站岗放哨、守护家园的场景,心里充满了敬佩。
从城墙下来,众人前往书院门,这是一条充满文化气息的老街,青石板路被行人踩得光滑,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木质的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门口挂着红灯笼,随风摇曳,像一串红色的玛瑙。刚走进书院门,就闻到一股淡淡的墨香,混合着纸张和木头的气息,原来是一家笔墨纸砚店,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在门口的八仙桌上挥毫泼墨,毛笔在宣纸上挥洒自如,写着 “西安欢迎你” 几个大字,笔力苍劲有力,气势磅礴,引得不少人驻足观看,时不时发出赞叹声。
“这字写得真好!” 范成成忍不住赞叹,眼睛里闪烁着敬佩的光,“有颜真卿的风骨,大气磅礴,笔画之间有力量。” 老板听到了,放下毛笔笑着说:“小伙子有眼光,我确实临摹颜体多年,练了一辈子字,献丑了。” 范成成赶紧说:“不不不,写得太好了,这字里有精气神,我能跟您合张影吗?我也喜欢书法,回去好激励自己练字。” 老板欣然同意,范成成站在老板身边,笑得合不拢嘴,比得了奖还开心。
雨琪和白露被一家卖皮影的店铺吸引了,店铺门口挂着各种各样的皮影,像一串彩色的帘子,有威风凛凛的孙悟空、憨态可掬的猪八戒,还有西安的历史人物,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老板是个戴着老花镜的老爷爷,正在灯下专注地雕刻皮影,刻刀在驴皮上灵活地游走,不一会儿就刻出了一个小人的轮廓,连衣服上的花纹都清晰可见。“这皮影是用驴皮做的,” 老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