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芯片难题2(1/2)
"这个价格差距,不能简单地让手机部门独自承担。"李焕打破了沉默,语气果断,"但也不能让芯片部门的努力得不到回报。我们需要一个平衡的方案。"
他转向蓝云柏说道:"我建议,集团层面设立一个内部技术发展基金,首批注资五亿元。这笔钱将用于补贴前三个批次的芯片采购,承担其中百分之十的价差。"
接着,他看向双方负责人:"剩下的百分之十价差,由两个部门共同消化——手机部门通过优化其他零部件成本来承担百分之五,芯片部门必须通过工艺改进,在半年内将成本降低百分之五。"
"同时,"李焕的目光变得深远,"我们要立下一个规矩:从第四批次开始,芯片部门必须达到与联发科同等的价格竞争力。这不是请求,而是军令状。"
“有问题嘛?”李焕扫了一眼其余众人。
蓝云柏作为手机部门的直接负责人,当然是希望芯片的价格越低越好,可他同时也是橙子科技的执行副总裁,自然明白李焕这个决定的意义。
“没问题。”蓝云柏爽快的答应下来。
“我这边也没问题。”贺知秋犹豫片刻后也答应了下来。
“蓝总,和手机部门的人交代下去,对于自有芯片的质量,不能因为是自家产品而放松把控,该严格的时候务必严格。”李焕见二人答应下来,当即交代道。
“行,我会交代下去。”蓝云柏答应道。
“好,那最后一个问题,代工厂确定。”李焕竖起一根手指对着众人说道。
贺知秋切换投影,神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重:"现实情况已经非常明确。中芯国际的32纳米制程工艺目前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根据可靠评估,至少需要12到18个月才能达到量产要求。"
“至于说三星,恐怕不会接我们这个单。”
他停顿片刻,环视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缓缓说出那个不得不接受的结论:"因此,无论是从技术成熟度还是量产进度来看,我们实际上只剩下一个选择——台积电。"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低语。每个人都心知肚明,选择台积电将承担更高的代工费,这将使本就不乐观的芯片部门成本状况雪上加霜。
"现实往往就是这样,不会总是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李焕平静地开口,打破了会议室里的躁动,"既然只剩下一个选择,那就集中精力把它做好。贺老师,请你立即组织团队赴台,尽最大努力争取最优的商务条款和产能保障。"
"明白。"贺知秋郑重地点头。
然而三天后,当贺知秋带着谈判结果回到公司时,整个橙子科技管理层都被激怒了。
台积电虽然同意为璇玑芯片代工,却提出了一系列近乎苛刻的条件:
首先在价格方面,由于璇玑芯片的订单量未达到规模效应,代工单价比其他同类型芯片高出五个百分点。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台积电要求全款预付后才同意安排生产。
其次是产能"盲订"条款——要求橙子科技提前一个季度预估并锁定产能,但台积电既不承诺具体的交付时间,还规定无论橙子科技是否用完预定产能,都必须支付最低额度费用。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价格刚性条款:代工价格没有任何协商余地,且台积电保留因"市场情况变化"单方面提价的权利。
而在技术限制方面,合同中包含了大量限制性条款,明确禁止橙子科技在未来与其他代工厂就同款芯片进行任何形式的技术合作。
谈判过程中,当贺知秋就芯片设计的几个特殊工艺需求进行咨询时,台积电的技术负责人只是淡淡地回应:"贺博士,我们的标准工艺已经经过无数产品验证,是最优解决方案。建议你们调整自己的设计来适应我们的工艺平台,而不是要求我们为你们做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