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六百一十四章 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

第两千六百一十四章 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1/2)

目录

耿炳文封了国公,高兴了,喝酒醉了一天。

蓝玉封了国公,大手一挥,带着一群义子在酒楼住了三天。

武将对这次封赏很是满意,按照军功该给的都给了,还有不少人被硬生生拔高了,就连军士,那也发下了赏赐。

只不过军士所得,实在算不上多,平均下来每个军士也只有三十六两,为了安抚军心,朝廷还给了京军卫军士每人三十石粮,十匹布,至于京军外军士,则免了三年的税粮。

这一点,足够让军士狂欢,军屯很沉重,免去三年,足够他们改善生活了。

京军用不了这招,京军没军屯。

林林总总,南征北伐,算下来,不计宅院、珠宝等,单纯计算赏赐,户部就支出了一千九百万两的钱钞,即便是杨靖,那也是脸色蜡黄。

节衣缩食,摁住其他不急的开支,就这般,还将国库给基本掏空了,剩下一点钱粮,只够发到二月份的俸禄了……

朱元璋也知道户部大出血,虚得很,安排内侍给户部送去了三百万两,这才让户部缓过来。

杨靖没有询问这三百万两哪里来的,而且还是他娘的纯金银,嗯,上面有些银子还带了血,不过没关系,刷刷就白了……

皇帝在赏赐,府里也在赏赐,有小钱钱的人多了起来,购买力就上来了,大量的消费更拉动了金陵商业空前繁荣,加上接近腊月,涌入金陵的人更多了,让整个金陵从从早到晚都浸泡在喧嚣声中……

这一日,朱元璋正在考校朱标政务,内侍前来通报:“陛下,宗泐住持、如玘长老求见。”

朱元璋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他们来作甚?”

“说是有国事商讨。”

内侍言道。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标,那意思是,国事与僧人有啥关系,啥时候僧人都可以参议国事了?

朱标明白朱元璋的意思,言道:“父皇,他们罕有主动入宫时,这次来,必是有事。”

“让他们进来。”

朱元璋很好奇,两个和尚来干嘛,自己不当和尚很多年了,总不至于过来讨论佛法吧……

宗泐、如玘入殿行礼。

朱元璋饶有兴致地看着两人,问道:“朕很好奇,你们前来能为何事?”

宗泐面色慈和,行礼道:“陛下,臣代表佛门前来,是想求一个恩准,允许佛门东渡日本,传授佛法。”

“东渡日本?”

朱元璋凝眸,抬手挥退内侍等人,沉声道:“顾正臣去过天界寺了?”

宗泐唱了声佛号:“回陛下,镇国公确实来过天界寺,说日本已经实现一统,战争方停,正是佛门东渡传播佛法的好机会。”

朱元璋踱了几步,回头看向宗泐:“你答应了?”

宗泐摇头:“佛门事,亦是国事。没有陛下恩准,臣不敢答应。”

朱元璋呵呵笑了笑,轻声道:“宗泐,如玘,你们可是得道高僧,精明老道,阅历无数,应该知道顾正臣的提议背后,可不只是简单的东渡传播佛法。”

宗泐面如老木:“陛下,唐时,鉴真五次东渡日本不能成行,损失惨重,一双眼更是失明,却依旧没有放弃,直至第六次,终抵日本。鉴真和尚曾说,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

“佛门之人,当有鉴真和尚的魄力。为传播佛法,不惜身命,敢于东渡,敢于去将正确的佛法,正宗的佛法,传之于黑暗之地,散播光明。”

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朕记得,鉴真抵达日本之后,建造了一座寺庙。”

宗泐回道:“确有此事,名为唐招提寺。”

朱元璋思忖了一番,言道:“日本国出倭寇,频频进犯我大明,可见其百姓戾气甚重,如今日本一统,局势方定,正是净化其人心,扫除其龌龊最佳时机,东渡传播佛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国: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 摄政王那柔弱不能自理的失忆妃 万妖圣祖 星辰科技之霸权之路 说好的E级异能,你能无限进化? 八零野痞小混混被娇媚村花拿捏了 调查我孙连城,你侯亮平够格吗? 在四合院当采购员的日子 疯了吧,刚重生就逼我将女儿送人 柯南:开局成为智慧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