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去掉“保健”两个字(2/3)
。高方良的转变确实出乎她的意料,但无疑让事情回到了更靠谱的轨道上。只是,资金的压力也随之骤然增大。
“志远书记,”她转过头,“看来我们的计划要大幅调整了。首先得尽快找到合适的场地,哪怕小一点,先满足基本的生产和报审要求。设计、净化的方案也要同步找公司做起来。如果不进行大规模的厂房投资和机械设备的采购,我手里的钱是够的”。她揉了揉眉心。“高方良说了可能会有一些政策扶持,但我们不能全指望那个。”
戴志远说:“扶持政策我们当要还是要的,国家给的优惠,我们凭什么不要?”
一条看似更慢,但却更为扎实的道路,在眼前缓缓铺开。挑战依旧,但至少,不再是雾里看花,无处着力。明月感到一种沉重的压力,但也有一丝踏实感悄然滋生。
“如果把仓库的四楼腾出来,作为生产用的厂房,先按照普济师太的传统手工做法,先做起来,你看如何?”戴志远说
乔磊说:“这个可以,投资少,见效快,不过就是产量不大。”
“产量不大,也比桃花庵生产得多!”戴志远说。
“是的,刚好看看销售效果。”明月说。
“销售效果肯定不错,因为很多人到桃花庵去求而求不到,出钱买也是愿意的,哪怕出高价钱。”戴志远说
“这个主意好!”明月眼睛一亮,戴志远的提议像是黑暗中划亮的一根火柴,瞬间照亮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利用现有仓库改造,投入最小,又能最快速度让我们合规地生产出第一批产品。就像高书记说的,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把产品合法生产出来,打开市场,回笼一部分资金,再图谋更大的发展。”
乔磊也兴奋起来,补充道:“没错!而且手工制作、古法熬制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卖点,可以区别于工业化流水线产品,更能体现我们桃胶膏的传统价值和独特品质。我们可以先小批量生产,精准投放市场,看看反馈。”
“事不宜迟。”明月雷厉风行地站起身,“乔磊哥,麻烦你立刻联系一下,看看清理和改造四楼仓库大概需要多久,预估一下费用。
志远书记,你咨询《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里关于‘其他食品’中炖煮膏类的具体生产环境要求,特别是对于这种非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小型场所,有哪些明确的规定。我们必须确保改造方案一步到位,完全符合法规,不能再走弯路。”
戴志远说:“这个不用咨询,高方良就知道,我敢确定,只要我们把有关材料准备好,交给高方良,不用一个星期,高方良肯定把食品生产许可证办下来。
两天后,明月和徐知微带着准备好你材料来到了高方良的办公室,没想到高方良非常热情,接过明月手中的材料,看了一会,对明月说:“萧老板,这个其实我也不在行。这样吧,我把这些材料送到有关部门,让他们看一下,如果缺什么就让他们补充写上去,再拿回来签字盖章,也就不来回折腾了,你看如果?”
高方良之所以敢这么说,他知道秦刚副市长肯定为这事和县里有关部门打过招呼,他了解,这位表哥,从不答应帮忙,但一定会帮忙的,何况这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
明月说:“行,谢谢高书记”
“萧老板,话先说在前头,这个忙我帮了,但你的投资也要尽快的落实到位,咱要讲诚信。”
“高书记你放心,我已经请南京的一家设计院设计图纸。基本投资的资金也预算好,大约要一点四个亿,虽然暂时这些资金没有着落,但这凭桃胶膏在本地的名气,不愁没有人来投资。”
高方良一听,要投资一点四个亿,如果成功了,那对自己来说真的天大的政绩,在整个云灌县,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个乡镇能一下子招来一点四个亿的投资。到时候,自己可以有那班镇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