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赞赏(2/2)
对比运用得恰到好处,
“假”与“真”,“巧”与“理”,
完美融合,既切合应制之需,又不落俗套,
整首诗如玲珑剔透的美玉,无一处瑕疵,
尽显巧思与才情,妙趣横生,令人叹服。
武媚娘看了看站在下方,神色恭谨难掩灵气的上官婉儿,
满是赞赏,
虽为罪臣之后,却有如此出众的才情与沉稳的心智,
若能善加调教,必是可用之才。
片刻的寂静之后,殿内响起了低低的惊叹声。
正阳公主早已喜形于色,拉着武媚娘的衣袖摇晃:
“母后!您看!
女儿没说错吧?
婉儿姐姐是不是才华横溢?
这诗做得真好!尤其是最后两句,俏皮得很呢!”
武媚娘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明朗的笑容。
“好一个‘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好一个‘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武媚娘缓缓重复着诗中的佳句,声音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
“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对仗工稳,清新脱俗。
将彩花之形、之神、之理,乃至其与真花争春之趣,娓娓道来,淋漓尽致。
若非亲眼所见,本宫亦难信此诗成于顷刻之间。”
她顿了顿,凤目凝视着婉儿,语气深沉:
“上官婉儿,你可知此诗之妙,在于何处?”
武媚娘的问话,自然不是表面这般简单,
此诗乃是上官婉儿所作,妙哉在何处,上官婉儿怎会不知呢?
继续阅读
只是她不敢揣测武媚娘心中所想,
对于这位权倾朝野、心思难测的天后,
她谨言慎行,绝不敢有半分逾矩的揣测与表露。
武媚娘的问话,看似是探寻诗句妙处,
实则更像一场不动声色的试探,
既在考较她对自己作品的解读能力,
也在观察她是否懂得藏拙,是否有足够的心智应对宫廷中的言语机锋。
若她此刻侃侃而谈,将诗句中的深意剖析得淋漓尽致,
难免落得过于显露的嫌疑,
可若她故作懵懂,只说些粗浅见解,
又恐辜负天后的试探,错失崭露头角的机会,
这般进退两难的境地,让她心中愈发谨慎,
她在心中反复斟酌措辞,不敢轻易开口。
自然也不敢让天后久等,
上官婉儿心中激荡,但面上保持谦恭,再次敛衽施礼:
“奴婢愚钝,偶得俚句,不敢当天后陛下如此盛赞,
奴婢观彩花形神,心有所感,
便将眼中所见心中所悟,粗浅落在纸上,
能得天后垂赏,实属奴婢之幸。”
武媚娘轻笑一声,意味深长地说,
“你这诗,颇有乃祖‘上官体’之遗风,修辞精致,
但又不止于此,更添了几分灵动与巧思,
看来,掖庭的困苦,并未磨灭你的灵性,反而让你更加内秀,
上官仪有后如此,泉下亦当瞑目了。”
——————分界线
感谢看书的宝子们,
感谢催更好评发电送礼物的宝子们,
感恩遇见你们!
女皇武则天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