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皇后盘问家底(1/2)
贺萱一听陶母后提到了莫星洲,便竖起耳朵听着,没有插嘴。
偏偏陶顔言也起了逗弄的心思,只提了个开头就不肯再说了,微微笑笑懒懒躺着。
贺萱:“……”
“咳,那,那莫公子有什么打算啊?”贺萱红着脸问道。
陶顔言挑眉:“那孩子倒是个有志向的,说是要投军报国。他下半年就该满十六了,说是到时候就去从军。我让他找你顾表舅,到时候安排他好好操练,学好一身本事。”
贺萱默默点了点头:“人有志向是好事,从军也没什么不好的。”
陶顔言看着贺萱明显有些气馁的样子,笑道:“我也问了他父亲,可有在议亲……”
贺萱抬眼看了一眼陶顔言,忽又匆忙低下头:“他年岁不大吧,好像比锦安还小几个月。”
“是啊,是比锦安小几个月,不过心智倒是挺成熟的,是个有想法的孩子。”
贺萱见陶顔言说了半天还是没说到有没有议亲上,有些着急。
“那他家里,应该还没有想着给他议亲吧?”终于还是得自己开口问。
陶顔言笑着点点头:“是还没有,说是老来子,想多养两年磨一磨性子再说。我看这昌勇伯平日做事应该挺谨小慎微的,行事还算低调。听说他只纳了一个小妾,后院还算清爽。莫星洲还有个哥哥,在户部任职,人也本分。他母亲是靖王妃的堂姐,听靖王妃说,她堂姐与她性子差不多,是个直爽人。”
贺萱见陶顔言把人家的家里人都查清了,不由得耳尖又红了红。
“这昌勇伯府啊,到了下一代就没有爵位了,所以莫星洲才想着从军去,以立军功,光耀门楣。不过这条路任重道远,不是那么好走的。好在这孩子身上有一股子拼劲,希望他将来能出人头地吧。”
贺萱笑笑道:“母后曾经说过,有志者事竟成,他应该会成功的。”
陶顔言瞧了贺萱一眼,小姑娘的耳朵和脸颊都红扑扑的,甚是可爱。她挑眉道:“我还打听了一下他们家的家底,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府上倒是殷实。有三个庄子,几间铺子。当初长子娶亲,娶的是随州刺史赵家的二女儿,那随州刺史现在已经告老还乡,现在伯府的中馈由长媳掌管。”
听着陶母后把人家的家底也都问了,贺萱捏了捏帕子,不敢回话。
“我想着啊,将来嫁入他们家的小儿媳,应该能过的舒心些。无需管家,操持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公公婆婆也不是找事的主,长兄长嫂又大了十几岁,有自己的子女要教养,没那么多功夫来约束弟弟、弟媳,小两口应该能过得自在些。”
见贺萱只低头竖着耳朵听,并不发表什么见解,陶顔言咬咬唇:“就是这莫星洲年龄小了点,十五的孩子,还未定性呢。贪玩儿肯定是有的,满腔热血想去闯荡的心也是有的,还未建功怕是都不会认真考虑终身大事,若要真等他心定下来,怎么说也要再等三年。”
贺萱瞬间有些挫败,三年后自己就十九了,好像有些大龄了。
“其实母后也不希望萱儿早早出嫁,你在我眼里还是个孩子,你的婚事,等过两年再看吧,十八岁才叫真正的成年,成年后思想才会逐渐成熟,也才能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负责。这也就是我现在并不着急给你相看的原因,让你多看看,多处处,多选选。锦安那边也是一样,他跟莫星洲一般大,都是个孩子,也不着急。”
说曹操,曹操就到。贺锦安明日就要返回国子监上学了,今日特意过来多陪陪陶顔言,在门外就听到了母后说起自己是个孩子。
身高已经堪比贺临璋的贺锦安自认为早就不是小屁孩了,他一进门就嘟囔道:“母后,儿臣才不是孩子呢,儿臣都长大了。”
陶顔言和贺萱对视一眼,陶顔言好笑道:“是吗?那你的意思是你要开始议亲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